2025年2月15日,"智领・纤锋—ILD 规范诊疗中青年医师研讨会" 在北京顺利召开。来自呼吸、风湿、放免、肝病等领域的三十位权威专家与中青年医师齐聚一堂,围绕器官纤维化诊疗的规范化、多学科协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为提升我国器官纤维化诊疗水平注入新动力。

聚焦诊疗难题,共话学科新进展
器官纤维化作为慢性疾病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,严重威胁多器官功能及患者生存质量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构建系统化诊疗体系、加强多学科管理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成为当前临床迫切需求。会上,以《肺纤维化诊疗新进展与核心研究解读》为题,分享了近年来靶向治疗、抗纤维化药物新的研究成果,强调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;会议围绕着《肝纤维化多学科诊疗模式构建》展开演讲,提出建立"临床 - 影像 - 病理"一体化诊疗路径的创新思路。两场高含金量的学术报告,为与会者呈现了学科前沿动态。
病例实战研讨,推动诊疗规范化
会议特别设置病例讨论环节,针对13例涵盖肺、肝等多器官纤维化的典型及疑难病例展开深度剖析。专家与中青年医师围绕诊断标准、治疗方案选择、疗效评估等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,结合指南共识与临床实践经验,形成多套个性化诊疗建议。
"通过真实病例的实战研讨,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规范化诊疗流程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。" 参与讨论的嘉宾表示,"这种跨学科交流模式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,提升综合诊疗能力。"
启动标准化项目,构建诊疗新生态
为推动诊疗理念落地,会议宣布启动 "器官纤维化标准化诊疗教育项目"。该项目将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系统培训,向各级医院普及新的诊疗指南、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前沿技术,重点加强基层医师对纤维化疾病的早期识别与规范管理能力。构建 "筛查-诊断-治疗-随访" 全流程管理体系,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。
"标准化诊疗体系的建立是提升医疗质量的基础,也是实现同质化医疗的关键。"嘉宾们在总结中指出,"希望通过本次会议,凝聚行业共识,推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广泛应用,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规范化诊疗。"
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我国器官纤维化诊疗向规范化、系统化迈出重要一步。随着标准化教育项目的深入实施及专病门诊的逐步建立,我国器官纤维化诊疗水平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,为慢性疾病管理领域开辟新的发展格局。